五月诗词 | 甲辰清明拜谒绿川英子墓+ 查看更多
七律·甲辰清明拜谒绿川英子墓
妩媚五月
芳魂已去只留名,百转千回梦里萦。
健笔频书因主义,娇声呐喊为和平。
投身战火何堪死,浴血烽烟未拟生。
华夏今朝昌盛日,时人仍念绿川情。
注:日本侵略者曾污蔑绿川为“娇声卖国贼。”
昨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我们祭奠祖先和亲人的节日。我们今天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不能忘记曾经为这美好的世界战斗过甚至是献出生命的先烈们。我们佳木斯的世界语者来到烈士陵园,拜谒绿川英子女士。
我们先是扫墓,献花,并列队向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和丈夫刘仁的墓碑三鞠躬。最后,佳木斯世界语协会叶保君会长发表了讲话,我们共同回顾了绿川英子短暂的但有意义的一生。
绿川英子,原名长谷川照子,绿川英子(Verda Majo)是她的世界语名字,意思是“绿色的五月”。绿川英子生于日本山梨县。她是一位反战女作家,擅长用世界语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热爱和对侵略的反对。在侵华战争爆发后,绿川英子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投身于反战事业中。她通过广播等方式,向日本人民和日本军队传达着和平的呼声,为反侵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绿川英子的言行举止,不仅体现了她对和平的坚定信仰,也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担当和勇气。她不仅在日本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和尊敬。她与来自中国东北的留学生刘仁结识,这对异国青年基于共同爱好和对中国正义事业的支持而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为反侵略事业奋斗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爱和正义。
1938年7月2日,绿川英子站在战时播音室中,用柔和、圆润的日本女声向四面八方传达着和平的呼声。她的声音传向日本本土,也传向了全世界:“现在是中国电台对日军的广播谈话!”这一举动不仅让日本国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让更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绿川英子等人对和平的执着追求和对侵略的坚定反对。
绿川的对日广播和用世界语写的文章如惊雷,如匕首,刺痛了日本人能侵略者的心。他们曾骂绿川是“娇声卖国贼”“赤色败类”。对此,绿川英子回答道:“谁愿意叫我卖国贼,就让他们去叫吧!我对此无所畏惧。我倒是因为我是那些不仅侵略别人国土,而且肆无忌惮地为无辜也无助的难民们制造人间地狱的人的同胞而感到羞耻。”
绿川英子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艰苦的年代里,同中国人民共患难、同战斗,是一位英勇的战士。周恩来曾对绿川英子说:“你是日本人民忠实的好儿女,真正的爱国者。”她回答:“我愿做中日两国人民的好儿女。”
绿川英子的行为和精神,不仅是对和平的倡导和对侵略的反对,更是对人类良知和国际主义的弘扬。她的存在和贡献,不仅让中日两国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为世界和平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她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为和平、正义和友谊而努力前行。
不幸的是正当她满怀热忱献身于中国的解放事业时,竟在一次人工流产手术中意外感染而离开人世,年仅35岁。3个月后,她的丈夫刘仁也因病逝世。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80年中日两国影视界以她为原型合作拍摄的电影《望乡之星》开始在两国同时放映。
1983年8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佳木斯烈士陵园为绿川英子夫妇修建了陵墓和纪念碑,墓碑上镶刻着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手书:“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暨刘仁同志合墓”。
我们不该忘记这个女人,无论中日关系走向何方,我们都不该忘记这么一个女人,她为了正义与和平,背叛了自己的祖国,为受苦难的人们奋斗。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女人的声音依旧洪亮:“作为一个妇女,一个人,我只是本能的渴望和平!”
(文/图 妩媚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