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二十年前 我第一个报名参加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发布日期:2024-07-07 09:30
我叫安德顺,是一名对世界语怀有深深执著的爱好者,回首20年前,当我成为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第一个中国报名者时,那份激动与自豪至今仍历历在目。世界语不仅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改变我命运的神奇钥匙。它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结识了众多科技界的世界语前辈。这些前辈们的智慧和经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让我领略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境遇。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故事,讲述我是如何与世界语结缘,又是如何因它而改变人生的。



与世界语的美好邂逅

1987年,我踏入了世界语的神秘殿堂,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文化交流的新大门。那时的我,被这门旨在打破语言壁垒、促进全球交流的通用语言深深吸引。世界语以其简洁的语法、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魅力,让我为之着迷。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有幸结识了许多科技世界语者。他们不仅精通世界语,更将科技与语言完美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这些科技先驱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学识和见识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科技与语言交融的无限可能。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逐渐领悟到世界语与科技的结合,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关村的老一辈,我见证了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从最初的计算机到现在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在这个过程中,世界语成为了我连接这些科技前沿的桥梁。通过它,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科技发展动态,与全球的科技工作者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这种体验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世界语的决心,也让我对科技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我还参加了一次由中科院组织的世界语活动。那次活动的规模,在我印象中是全国性世界语活动中最大的一次。来自各地的世界语者和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语与科技的结合。当时的我还很年轻,但那种氛围让我深受震撼。卢嘉锡等科技界的泰斗也亲临现场,他们的出现更是为这次活动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在那次活动中,我有幸与世界各地的科技世界语者深入交流,了解到了他们对世界语与科技结合的独特见解。他们的思想火花碰撞出的新思维,让我对世界语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世界语与科技结合方面的不足,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决心。

通过那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语与科技的结合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世界语和科技携手并进,共同探索更加广阔的天空。

与世界语者的深厚情谊

我对世界语的热爱,不仅源于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更因为那些与我并肩同行的世界语者们。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我经常踏入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大门,那里的氛围总是让我感到亲切而熟悉。在这里,我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因共同的语言而结缘,也因共同的理想而相知。全国世协原副会长邹国相老师,是我心中的明灯,他不仅在世界语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所有人的敬重。他关爱每一位世界语者,用他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火焰。

2003年9月末的一天,当我再次踏入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大门时,邹老师带着激动的神情走到我面前:“小安子,明年我们要开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你不报名吗?”我愣了一下,随即摸出兜里正好有的500元,毫不犹豫地交给了邹老师。那一刻,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第一个中国报名者,但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大会的日子终于到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语者齐聚一堂。我盛情邀请了许多在书信中相识的朋友,他们不远万里,跨越重洋,只为与我们共襄盛举。在大会期间,我与他们第一次面对面交流,那种亲切和熟悉感仿佛我们已经相识多年。我开车带他们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品尝北京的地道小吃,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友谊。我们在一起欢笑、畅谈,享受着世界语大家庭的快乐和独有的魅力。

那时,我的女儿还小,但她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她看着我与世界语者们交流,听着我们谈论着各种有趣的话题,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向往。我知道,在她的心里,也悄然种下了世界语的种子。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世界语者,我不仅要热爱这门语言,更要将其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语、学习世界语、使用世界语。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世界语一定能够成为连接全球人民的桥梁,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世界语产业的探索与未来展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认识到世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力量,它有能力推动社会向更加包容与和谐的方向发展。在探索世界语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的经历与澳大利亚紧密相连,那里留下了许多生动的回忆和深刻的启示。

那些年,我因业务需要频繁前往澳大利亚出差。那里的阳光、海滩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让我印象深刻。更令我难忘的是,我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世界语的当地朋友。我们一起探讨语言、文化和社会问题,分享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经验。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世界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澳大利亚的日子里,我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向世界语者讲述中国的故事。我带他们品尝中国的美食,欣赏中国的艺术,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我也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让我更加坚信,世界语作为一种桥梁,能够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心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12年,我开始尝试将世界语与产业结合,探索其发展的可能性。在枣庄世界语博物馆成立之初,我毫不犹豫地捐赠了世界语图书,希望能够为世界语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这些图书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更为世界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好朋友孙明孝的引荐下,我有幸结识了胡小林书记和曹胜强校长。在各方朋友的支持下,我成功举办了EFE世界语产业年会,之所以叫EFE,E可以是世界语(Esperanto)的缩写,F是论坛(Forumo)的意思,E可以是经济(Ekonomio)也可以是教育(Edukado)。这个盛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世界语爱好者和企业家,我们共同探讨世界语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EFE世界语产业年会的举办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我始终坚信,世界语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EFE的工作不仅是我个人的尝试,更是对世界语事业的一种担当和责任。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世界语者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为更多企业、地方政府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世界语事业的推广和发展。我相信,执著的追求信仰才能逆天改命,有很多人不解,我为什么那么执著地参与世界语运动,因为在我看来,对世界语的执著会为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学习世界语培养了执著的做事态度,会影响到你做事业的行为和思想,助力人的成功。我想我会用我微薄的力量,去为世界语的未来摇旗呐喊,为我们人类大同事业和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文/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 安德顺)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